昨日下午,在泉州市區內溝河鯉城區鯉中街道清華社區段,史玉陽和幾名志愿者沿著八卦溝撿拾沿河路面的垃圾,看到河里有漂浮的垃圾,他們用長竿撈起來。遇(01月30日更新)
日前,南安市石井鎮營前村召開教育促進會座談會,擬成立石井營前村教育促進會。據悉,此次營前村教育促進會籌備工作,得到了營前村多位熱心鄉賢的積極響(01月29日更新)
記者28日了解到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9個部門近日印發指導意見,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(01月29日更新)
農村公路作為城市道路系統的“神經末梢”,關系著市民出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。2022年,南安市農村公路得到進一步系統改造提升(01月18日更新)
從工信部獲悉,工信部、農業農村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、國家鄉村振興局組織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,為全國832個脫貧縣免費供應醫用制氧機1萬余臺,(01月15日更新)
據文旅部網站12日消息,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、教育部辦公廳、自然資源部辦公廳、農業農村部辦公廳、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近日發布《關于開展文化產業賦能(01月12日更新)
經過整治,洪梅鎮的顏值得到了提升 去年6月份以來,先后有6個村在暗訪考評中進入泉州前50名;10月份鎮環境衛生考評成績位列泉州市C類鄉鎮第4、南安市C類(01月12日更新)
“疫情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,面對這場特殊戰役,感謝你們,都在齊心協力,聯防聯控保安全,盡職盡責守崗位……”2022年12月初,大學生李馨穎(01月11日更新)
閩寧同心,山海情深;攜手并肩,共譜新篇。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五位教師組成的教育人才“組團式”幫扶團隊于2022年8月20日來到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(01月10日更新)
4日,泉州市委副書記宿利南前往石獅市永寧鎮,調研鄉村振興整鎮推進、農村疫情防控等工作。 宿利南先后調研永寧鎮西偏村“旅游商品一條街”、前埔村綿羊(01月05日更新)
近日,集美大學海洋裝備與機械工程學院王沁峰科技特派員(以下簡稱科特派)團隊,前往南安市水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流體機械技術服務,并提供常態、長期(01月04日更新)
日前,在泉港區南埔鎮惠嶼島南側的一處小山坡旁,一座貼著斑斕文化石外墻、入戶處設置藝術石洗手臺的公廁嶄新亮相,吸引了不少群眾和游客參觀體驗。今年(12月26日更新)
22日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劉建洋深入掛鉤聯系的德化縣葛坑鎮龍塔畬族村,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,開展調研督導,并主(12月23日更新)
新修好的路平坦寬敞,并架設了路燈。 “沒想到,修好的路變化這么大,比以前更亮、更寬,走起來舒服多了。”近日,行駛于通往后垵村的新縣道,南安侖蒼(12月22日更新)
“這條舊石路坎坎坷坷,石塊又圓滑,一到雨天更難行走。”前不久,有大眉村村民在“小微權力監督微信群”反映該村一條有幾百年歷史的下井路坎坷不平,沿(12月21日更新)
東坑村新貌 (邱宏偉 攝) 近日,走進位于“內安溪”的祥華鄉東坑村,只見青山環抱、溪水潺潺、香樟如蓋,一幢幢“裸房”披上了“新衣”,整齊靚麗的外墻(12月20日更新)
鄉村要振興,產業要先行。近年來,南安市羅東鎮積極發展現代化農業,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和科協組織建設,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人才(12月19日更新)
助農直播 “接下來要推出的這款農產品是來自葛坑龍塔畬族村的高山蘆柑——葛坑畬柑,這蘆柑個個外皮金黃,剖開外皮,里面的果粒飽滿、肉嫩汁(12月15日更新)
今年蘆柑收成佳,村民使用自動裝袋機提高包裝效率。 當下正值永春蘆柑采摘旺季,永春五里街鎮蔣溪村新建成投用的農產品倉儲加工中心一片忙碌。青黃的新(12月13日更新)
該整治項目將于明年3月底全面完成,當地農民每年將可增加10多萬元的租金收入。 日前,南安市梅山鎮東垵村拋(撂)荒地里人頭攢動,幾名村干部正組織村民們(12月05日更新)